【招银研究行业深度】石油化工行业演讲——超
发布时间:
2025-04-17 10:07
然而,产能扩张的程序并未就此停歇。取前端炼油产能被《2030年前碳达峰步履方案》束缚规模天花板分歧,目前国内对乙烯产能尚未有明白上限。因而,虽然平易近营大炼化扶植曾经告一段落,可是其余合作从体仍正在各类要素的驱动下引领着本轮产能周期。总体来看,产能扩张的从体涉及四类!
分析地看,大乙烯项目标成本合作力排序如下:乙烷裂解西北煤制烯烃(煤炭价钱不变的前提下)东部沿海超大型炼化部国营存量炼化MTO线。
■ “内卷式”合作加剧,外商独资入局或鞭策手艺升级。分歧的工艺线的原料成本判然不同,合作力各有差别。乙烷裂解和煤制烯烃的盈利能力和不变性相对较强,沿海超大型炼厂的合作力好于部地域新增的大乙烯升级项目。现阶段最有可能成为边际产能的是沿海的MTO安拆,估计下阶段将面对更为严峻的出清压力。而跟着跨国巨头的入局,高端公用料研发和国产替代成为差同化合作沉点,国内企业也将加强研发投入,鞭策聚烯烃手艺升级。
全国炼油化工行业的经济运转根基呈现“增收不增利”的态势,利润规模持续萎缩。按照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结合会的统计,2024年企业营收规模达14。79万亿元(不含油气开采板块),同比增加3。9%;利润总额4536亿元,同比下降17。8%;停业利润率则持续两年不脚4%,运营效益持续低迷。取之构成明显对比的是,油气开采板块的停业利润率持续三年维持正在20%以上,上下逛景气宇“两沉天”。
近两年,中国化工范畴的手艺研发投入持续添加。按照欧洲化学工业委员会统计,2023年中国化工行业的研发立异投入为180亿欧元,较十年前翻番增加,同时也是全球研发立异投入力度最大的国度,手艺实力正在新一轮的市场所作中将占领从导。目前,国产石化新材料起头正在光伏、医疗、通信甚至人形机械人等范畴连续取得冲破,无望打破海外厂商的垄断。
综上所述,将来两三年中国将持续引领全球乙烯扩能,同时合作从体更为多元。考虑到项目审批难度、企业的全体实力和乙烯对延长成长新材料的主要性,我们认为已披露项目虽存正在进度不及预期的可能,但难产可能性不高。产能扩张或持续至2027年,届时乙烯产能规模无望冲破7000万吨。从2018年首家平易近营大炼化投产起头算起,中国以乙烯为代表的大化学品或将履历长达十年的超等大周期。
四是以卫星化学、万华化学为代表的轻烃裂解企业。以乙烷或夹杂烷烃为原料裂解制乙烯,是当前经济效益最高的手艺线。卫星化学打通美国乙烷进口的全流程,将来正在美国乙烷供应持续添加的环境下,远期还无望进一步扶植连云港石化三期、四期项目。万华化学乙烯一期项目将添加100%全乙烷进料工况,以石脑油和乙烷为原料的二期年产120万吨乙烯项目也将正在本年投产。
虽然正在高油价的当下,炼油板块的盈利能力较着好于化工板块,但“降油增化”仍将是行业的转型升级标的目的。一方面,正在“双碳”布景下,新能源汽车渗入率不竭提拔,成品油需求进入峰值平台期,市场增加空间无限。另一方面,化工品财产链条长,不只抗周期风险能力更强,并且为成长高附加值的先辈新材料供给必需原材料。因而,大炼油时代虽已到尾声,但乙烯的持久增加趋向仍然较着。
石化产物方面,烯烃和芳烃的行情演叛变拍并分歧步。2021年防疫物资鞭策聚烯烃消费增加,烯烃价钱率先送来恢复,取石脑油的价差一度来到600美元/吨。但下半年起头供给的集中和房地产市场的深度调整,使得烯烃价差敏捷回落并低位盘桓至今。PX做为近油端产物(前端MX可做为调油组分),其价钱波动取油价高度相关。俄乌和平迸发后,亚洲成为美国调油组分的次要进口来历。从2022年夏日美国汽油消费旺季起头,PX原料供应严重,叠加下逛PTA投产高峰,支持PX价差维持近两年的高位,曲至客岁供给宽松才起头走弱。因而,本轮周期内芳烃安拆利润要较着好于烯烃。
乙烯是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大化学品之一,需求增速取宏不雅经济增速根基相当。因而,当前持续的扩能潮必将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分歧的工艺线的原料成本判然不同,合作力各有差别。从汗青表示来看,盈利能力和不变性最强。煤制烯烃正在我国煤炭资本充脚,实施保供稳价政策的布景下,合作力也较为凸起。以上两种工艺因诸多要素难以正在可预见的将来成为支流。国内乙烷资本几乎完全依赖美国进口,且供应链各环节存正在高壁垒,大规模复制难度很大。另一方面,煤制烯烃的煤耗水耗和碳排放庞大,新增项目审批难度高,将来产能增加空间无限。因而,乙烷裂解和煤化工的存量项目无望持续享受差同化线的合作劣势。
■ 全球财产款式沉塑,将来化工品出海将是大势所趋。正在地缘、能源转型及环保政策的多沉影响下,海外产能关停导致的供给缺口将为中国化工品出海供给新机缘,中国乙烯正在全球范畴内已具备必然的成本合作力,加快拓展海外市场将是下阶段消化化工品过剩产能的主要路子。
跟着新能源、高端配备、人工智能、生物手艺等新质出产力的兴旺成长,环节根本材料的市场需求将被激发,国产化历程必将加快。以乙烯为代表的根本无机原料实现自给只是初级方针,强化自从立异能力、加快迭代以顺应计谋新兴行业对环节原材料的需求才是更为久远的成长方针。幸运的是,化学合成手艺已根基成熟,将来的使用立异将环绕焦点高端下逛市场展开,中国企业将比以往更无机会走界前列。
从产能规模和产物布局来看,山东地炼遍及存正在结构狼藉、单体规模较小、一体化程度偏低等问题。然而,中小型地炼企业却一直能正在夹缝中,此次要取成品油市场的税收办理不敷规范相关。持久以来,部门地炼企业通过“变名发卖”的体例规避缴纳成品油消费税等体例获取了不合理的合作劣势。
■ 政策束缚下炼油产能即将进入出清阶段。2024年,我国炼油产能已达9。56亿吨,根基迫近“10亿吨”的碳达峰政策上限。将来两年最初一批炼化一体化项目连续投产后,炼油供给侧将进入存量优化阶段。正在中小产能清退、全行业“降油增化”和短期需求冲击无限的环境下,汽柴油裂解价差无望连结不变,炼油盈利仍然可期。此外,消费税监管趋严,也将利好规范化的大中型炼厂。
微不雅来看,石化龙头企业的本钱收入节拍取全行业略有差别。此次要是由龙头企业正在国平易近经济行业的分类分歧形成的。中石油、中石化被归类至石油取天然气开采业,以化纤起身的平易近营大炼化则被归类至化学纤维制制业(现实上近几年绝大大都本钱开支都投向了化工及新材料)。我们零丁拾掇“两桶油”、平易近营大炼化、轻烃裂解企业(以万华化学和卫星化学为代表,是烯烃财产链的新)积年的本钱收入数据(“两桶油”剔除油气开采及其他板块),发觉自恒力炼化、浙石化接踵开工至今,龙头企业的本钱开支撑续维持高位。虽然2021年平易近营大炼化扶植起头进入尾声,但国营存量炼厂的“降油增化”提速,中石油、中石化本钱收入起头添加。不外因为存量炼厂的升级项目(不涉及炼油)的投资额低于平易近营昔时新建炼化一体化项目,因而汇总来看,上述龙头企业的本钱投入曾经下降。2023年合计本钱收入为2360亿元,同比下降3。7%。
2025年,埃克森美孚惠州项目正式投入运营,具备出产全系列专有茂金属手艺的mPE、高机能抗冲共聚聚丙烯(ICP)和非织制聚丙烯的能力,这是其初次将专有的高端出产手艺引入国内。取此同时,埃克森美孚还正在广东惠州设立以外埠区首个配备中试安拆、融合产物研发及工艺开辟的分析性研发核心。估计跟着埃克森美孚、巴斯夫、沙比克等跨国巨头的入局,国内企业也必将加强研发投入,脱节中低端的内卷式合作,鞭策聚烯烃手艺升级。
起首,从2025年起头燃料油的进口关税从1%增至3%,地炼企业的进料成本有所添加。其次,市场动静暗示山东将正在2025年削减进口燃料油、稀释沥青等加工原料的消费税抵扣,估计利用上述原料的地炼企业将添加税费约450-600元/吨。目前政策尚未正式发文,若落地实施也将显著添加相关企业的原料采购成本。最初,今岁首年月美国对俄油出话柄施更为峻厉的制裁,通过“影子邮轮”进口俄油的航运成本和制裁风险都将大幅添加(山东港集团已颁布发表所有蒙受美国制裁的油轮将被停靠旗下口岸)。而若将来俄乌停和构和成功,美国逐渐打消制裁,俄油对中东等支流出口地的折价劣势也将消逝。
■ 营业取风险提醒。(本部门有删减,招商银行各行部如需演讲原文,请登录“招银智库”查看。)?。
虽然比拟中东和美国两大资本地,中国原料资本相对无限,但凭仗着强大的基建能力和大型化项目扶植,我国化工财产正在投资成本、手艺能力等方面已处于全球领先程度。埃克森美孚曾暗示,惠州乙烯项目标扶植成本仅为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的一半。因而,中国乙烯正在全球范畴内同样具备必然的成本合作力。按照东海证券的测算,正在布油价钱65美元/桶的环境下我国乙烯的平均现金成本为760美元/吨,先辈的大炼化项目成本可做到700美元/吨以下,已较周边亚洲国度具备成本劣势。因而,加快拓展海外市场将是下阶段消化化工品过剩产能的主要路子。正在本轮阵痛调整期中,通过高端化取出海并行成功脱颖而出的,必将能成为具备全球合作力化工俊彦。
二是埃克森美孚、巴斯夫等跨国企业的外商独资项目。他们以外采石脑油为原料,出产茂金属聚乙烯等高机能聚烯烃,将有帮于降低我国对高端聚烯烃的进口依赖。估计2025年两大项目均将正式投入运营。
平易近营大炼化方面,恒力、荣盛、盛虹三家企业已实现从化纤到炼化的后向一体化结构,规模体量坐上新台阶。但行业景气宇低迷,炼化一体化项目未能达到预期效益。叠加公司持续的新项目投入带来的昂扬利钱收入,平易近营大炼化维持盈利。截至3月初,东方盛虹已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估计全年由盈转亏,吃亏规模20至24亿元,也反映出行业当下的坚苦期间并未过去。
正在本年汽柴油裂解价差走高的环境下,山东地炼的安拆开工率反而持续降低,至二月底已跌至43%,取从营炼厂近80%的开工率构成了明显的反差。这表白中小型地炼企业(特别是无脚够配额的炼厂)当前的吃亏较为严沉,只能减产。将来正在得到矫捷原料的成本劣势后,大部门山东地炼或将面对更为严峻的压力。跟着下阶段成品油消费税进一步(征收环节后移),炼厂的成本合作将完全基于产能规模、安拆先辈性和运营成本等制制端要素,进一步利好大中型先辈炼厂。截至2024岁尾,中国万万吨级炼厂的数量已增至36座,占全国总炼油能力的56。7%,万万吨级加工能力是参取市场所作的“入场券”。
三是“十四五”规划的最初一批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次要包罗山东裕龙岛石化、华锦阿美项目、古雷炼化二期等。上述项目开工时间较晚,估计将正在今来岁投产,全方位添加财产链上各类产物的供给压力。
一是国营存量炼厂。这些企业过去以出产成品油为从,正在全行业“降油增化”的大趋向下正进行着升级。因为发改委并未束缚乙烯总产能,因而理论上“三桶油”所有存量炼厂均具备天分,规模潜力最为不成控。以中石化为例,除了近期投产的天津南港外,尚正在开工扶植的还包罗湖南石化、镇海炼化、扬子石化等浩繁项目。
(2)急跌期(2022H2至2023H1):这一阶段市场发生了猛烈变化,中国化工产物价钱指数(CCPI)正在一年内下降25。3%。海外方面,发财经济体的制制业供给修复叠加美联储加息,出口需求敏捷转弱。国内方面,正在大化学品产能连续的布景下,疫后需求苏醒的乐不雅预期却迟迟无法兑现,供需失衡的款式使得化工品价钱呈现单边下行趋向,曲至2023年6月完成触底。
综上所述,正在中小产能清退、全行业“降油增化”和短期需求冲击无限的环境下,汽柴油裂解价差无望连结不变,炼油盈利仍然可期。
石脑油裂解方面,虽然其从导地位不成,但正在成本合作中已处于劣势。从内部来看,东部沿海石化的超大型炼厂(如平易近营大炼化、国营从力炼厂如镇海炼化、广东石化、惠州石化等)正在产能规模、安拆先辈性和产物多样性都具备必然劣势。部地域国营存量炼厂的大乙烯升级方才启动,估计正在投产后将红海市场。这些项目地处于内陆地域,原油运输便当性、市场辐射能力存正在必然的不脚。此外,正在其炼油产能维持正在1000万吨的环境下,百万吨级乙烯安拆已根基达到理论上限,进一步升级难度很大。因而,就合作力和将来潜力而言,比拟东部沿海地域存正在必然的劣势。
不外从现阶段来看,最有可能正在更为内卷的市场所作中成为边际产能的是沿海的MTO安拆。MTO的单套产能凡是正在30万吨或更低,外购甲醇的原料价钱不变性差,正在东部沿海地域取扎堆的炼化一体化项目比拟规模体量和产物布局都不具备劣势。据卓创资讯统计,目前国内共有13个产能正在50万吨以下的MTO项目,合计300万吨。2025以来,华东MTO开工率已降至70%以下,估计下阶段将面对更为严峻的出清压力。
2021年以来国度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政策,专项整治力度不竭加强,多方位封堵成品油市场的监管缝隙,地炼的空间已遭到较着挤压。近几年跟着原油进口配额的削减,地炼企业起头更多地采用进口燃料油、稀释沥青等原料或采购相对的折价俄油,对从营炼厂构成了必然的原料价钱劣势。不外,低价窗口期即将过去。
因为乙烯化学性质活跃,存储运输较为未便,各家企业均鄙人逛安插多套化工安拆当场。此中,聚乙烯占比跨越60%。而目前国内聚乙烯等通用合成材料反面临手艺升级的环节节点。虽然产能敏捷增加,但2024年聚乙烯进口依赖度仍正在35%。究其缘由,除了中东、美国的低成本通用料向全世界包罗中国出口以外,国内市场对高端公用料的进口需求兴旺更是焦点要素。以茂金属聚乙烯mPE为例,2024年国内需求量约300万吨,90%依赖进口。因而,目前中国以聚乙烯为代表的通用合成材料面对的是供需布局性错配问题。将来差同化合作的沉点必将是高端公用料产物的研发和国产替代,包罗mPE、POE、超高量聚乙烯等产物。
做为为各行业供给根本原材料的工业部分,化学工业的手艺成长取全社会市场需求的驱动互相关注。20世纪初,被认为是现代化学工业初步的哈伯法合成氨使得人类完全终结了对天然氮肥的依赖,大幅提高了粮食产量。20世纪30-60年代,高化学送来大成长,正在和平期间靠黑火药发家的杜邦接踵发了然尼龙、涤纶、腈纶等合成纤维,起头大规模替代天然棉麻织物。进入21世纪,杜邦、巴斯夫等跨国巨头的成长沉心则起头向功能性材料、养分保健、小我消费品等范畴倾斜。
正在炼油持续压退掉队产能,汽柴油裂解价差无望连结不变的环境下,PX也将跟从受益。从产能占比来看,以涤纶纤维行业起身,打通芳烃全财产链的平易近营大炼化具有相对较着的劣势。因而,虽然成品油产出相对较少,但平易近营大炼化的PX产出比例高,现实受益程度或高于预期。
蒸汽裂解制乙烯安拆是油的龙头安拆,乙烯也被称为“石化之母”,其产量被用来权衡一个国度的石化成长程度。正在全行业“降油增化”以及烯烃原料多元化的驱动下,中国持续引领全球乙烯扩能,产能规模飞速增加。2022年乙烯产能4676万吨,5年时间实现翻番增加,初次跨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2024年产能进一步增至5374万吨,份额较2017年增加了10 pcts。
炼化行业(特别是前端炼油环节)做为高排放行业的典型代表,正在“双碳”计谋方针驱动下,反面临更为强制性的政策束缚。2021年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步履方案》,明白要求“到2025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节制正在10亿吨以内”,正式宣布炼油产能即将达峰。2024年,我国炼油产能已达9。56亿吨,根基迫近政策上限。下阶段国度将通过严控新减产能审批、有序裁减200万吨以下常减压安拆、清退能效基准程度以下产能等行动,确保落实政策要求。因而,将来两年最初一批炼化一体化项目连续投产后,炼油供给侧将进入存量优化阶段。连系当前各项目相对较低的成品油预期收率,将来市场成品油的供给增量较为无限。
此外,过去几年煤炭的保供稳价政策使得煤烯烃的成底细对不变低廉,安拆效益好于油制线。因而,中煤集团、宝丰能源等劣势企业也存正在扩张动力。不外,煤化工线正在“双碳”计谋方针下将来增量相对可控。
化工行业的深度回调,不只是受限于国际油价高位震动和下逛终端需求的持续疲软,更取此轮漫长的产能扩张周期高度相关。2016年供给侧全面,全行业本钱收入处于低位程度,掉队中小产能正在环保和政策压力下加速裁减,合作款式有所优化,行业送来景气上行期。新冠疫情之后,高盈利带来高扩张,全行业本钱收入提速,化学原料及化学成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逐步超越全社会投资,表白化工产能进入扶植高峰期。趋向上看,履历了近几年的震动下行,全行业的本钱开支增速曾经见顶回落。2024年累计同比8。6%,较2023年下降4。8 pcts,较2022年下降10。2 pcts。
因为国内成品油特殊的订价机制,汽柴油对高油价的承受能力相对较高。取此同时,疫后成品油需求维持暖和增加。因而,成品油正在化工品震动下行的这几年里一直是炼化企业最为不变的盈利来历。
正在本轮高油价的周期傍边,油品取石化产物的表示存正在分化,全体表示出正在财产链条上越接近原油,盈利能力越好的特征,即成品油芳烃烯烃。
美国页岩气和中国现代煤化工的兴起使得烯烃范畴的合作不再局限于保守炼厂。正在全球范畴内,乙烷裂解因为具备产物收率高、经济性强等劣势,产能占比显著提拔。据不雅研网数据,2023年乙烷已跨越石脑油成为全球最支流的乙烯裂解原料。国内方面,因为我国资本禀赋分歧(煤炭储量丰硕,乙烷进口存正在高壁垒),因而乙烯产能呈现石脑油为从,煤制为辅,乙烷为弥补的款式。石脑油裂解占比72。5%;煤制(含MTO)占比16。1%;轻烃裂解(乙烷或LPG)占比11。4%。
中国化工行业成长起步晚,但基于相对丰硕的煤炭、原盐及其他矿产资本和复杂的市场需求,“十二五”前后化肥、氯碱、纯碱等保守无机化工产量已达到全球领先程度。不外,以原油为原料的无机合成材料的成长则相对畅后。此次要是由以下几个要素形成:一是我国原油高度依赖进口,无限的资本根基用于炼制汽柴油,为交通运输和工业成长供给必备燃料;二是我国错过了高科学成长的黄金年代,海外巨头的焦点催化剂、合成手艺都对中国实施手艺;三是我国制制业全体程度不高,合成材料需求根基集中正在对材料机能要求不高的房地产、纺织服拆、农业等范畴,国内化工企业因此缺乏研策动力。
需求侧方面,新能源汽车渗入率的超预期增加正沉塑能源邦畿。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渗入率跨越40%,成品油面对更为较着的替代压力。全年成品油表不雅消费量3。84亿吨,取2023年根基持平。不外,我们认为成品油需求达峰后下行曲线相对平缓。一方面是因为保守燃油车保有量连结平稳增加,达3。22亿辆;另一方面,当前热销的新能源汽车傍边有相当一部门为插电式夹杂动力汽车,对汽油同样存正在需求。按照中石化经济手艺研究院的预测,到2030年成品油消费量约3。49亿吨,CAGR为-2。4%。
正在地缘、能源转型及环保政策的多沉影响下,全球化工财产款式正正在全面沉塑。当前全球新增乙烯产能次要来自中国和,中东产能连结不变,欧洲因能源成本上升、设备老化等要素呈现关停潮。按照欧洲化学工业委员会统计,2023-2024年期间欧洲关停了约1100万吨/年的化工品产能,此中烯烃占比26%。此外,日韩等老旧的短流程安拆也无望进入裁减阶段。海外产能关停导致的供给缺口将为中国化工品出海供给新机缘。
■ 中国和新行业引领全球,倒逼环节根本材料加快国产化。跟着新能源、高端配备、人工智能等新质出产力的兴旺成长,环节根本材料的国产化历程必将加快。以乙烯为代表的根本原料实现自给只是初级方针,强化自从立异能力、加快迭代以顺应计谋新兴行业对环节原材料的需求才是更为久远的成长方针。
2021年至今,国内化工品价钱履历了大起大落的高光-急跌-磨底三个阶段。企业运营效益持续低迷,“增收不增利”。几年产能扶植高峰后,全行业的本钱开支增速已见顶回落。
跟着乙烯为代表的焦点原料持续的产能投放,中国大化学品及通用合成材料的国产化率已敏捷提拔。进口依赖度从2018年的60%骤降至2024年的25%以下。通用塑料除了部门高端聚乙烯仍需依赖进口以外,聚丙烯、聚苯乙烯、ABS树脂等几乎已全数实现自给。因而,下阶段化工品出海将成为消化新减产能的主要体例。
(3)磨底期(2023H2至今):这一阶段市场无效需求不脚的问题没有本色性改善,国内化工品价钱根基被动跟从国际油价震动盘桓。因为市场担心全球经济苏醒乏力和原油供给过剩,2024年起油价缺乏上步履力,对化工品价钱的支持感化无限,这也使得磨底期更为漫长。目前为止,产物价钱尚未有回暖迹象,景气扭转仍需期待。
■ 中国持续引领全球乙烯扩能,拐点估计2027年呈现。正在全行业“降油增化”以及烯烃原料多元化的驱动下,中国乙烯产能增至5374万吨。虽然平易近营大炼化扶植曾经告一段落,可是其余合作从体仍正在各类要素的驱动下引领着本轮产能扩张,估计持续至2027年,届时乙烯规模无望冲破7000万吨。
跟着国内炼油产能迫近10亿吨的政策天花板,通事后端沉整工艺制备的对二甲苯(PX)也同步进入扩张尾声。2024年,PX产能4400万吨,估计将来两年的新减产能仅有裕龙石化、石化合计450万吨。
2022年以来,石油化工行业持续处于供需失衡、利润低迷的期间。虽然化工品价钱已建底企稳,但庞大的产能冲击下企业的盈利修复十分迟缓。跟着超等乙烯周期进入下半场,大化学品产能过剩问题或将愈加凸起,“内卷式”合作加剧,因而估计行业景气宇仍将正在底部盘桓,市场优胜劣汰加快。正在阵痛调整期傍边,全行业也将同步送出处“碳达峰碳中和”及下逛计谋新兴行业成长带来的绿色化、高端化转型机缘,催生具有全球合作力的领军企业。本文将复盘行业运营现状、供需根基面的新变化,进而瞻望行业成长趋向和合作款式。
(1)高光期(2020H2至2022H1):这一阶段化工品价钱履历了两轮显著的上涨行情。第一轮次要是得益于全球经济恢复预期持续强化,国内制制业充实享受了疫情管控成效差别带来的出口盈利。第二轮则是因能耗双控及限电限产激发部门高能耗化工品供给下降,使得浩繁产物价位刷新汗青新高。而跟着姑且性利好要素的消逝,国内化工品制制环节的成本传导能力下降,景气宇起头高位回调。此后虽正在2022岁首年月因俄乌冲突迸发短暂冲高,但供需矛盾起头从导市场,产物价钱进入急速下跌阶段。